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004-07-26 14:00:05 作者:汤斌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汤梅出世时,我们对她精心护养,小时长得胖乎乎,人见人爱,我们更是对她充满了爱。

  她上幼儿园时,我们工作忙,但也必须坚持早送晚接,但她年幼不懂事,很不愿意上幼儿园,我们为了达到目的,一是哄她,二是威胁她,三是不行就动手打她,当时的行为,是一种强制行为。她上幼儿园几乎天天流着眼泪,这也许是对她的一种冷酷的爱吧。

  她上小学时,也许长大了的原因,懂得必须上学读书的道理,上学放学挺自觉,我们过问也不多。不过,当时我们很想她学点什么特长,如书法、绘画、运动等,但她性格倔强,当时不理解家长的心意,未能满足我们家长的愿望。现在,她本人也感到后悔,没学到什么特长,这也许是我们家长对她的迁就,或者说是一种不称职的爱吧。

  她上初中时,进入了重要学习阶段,我们对她的学习也非常关注。选择学校、选择班级、选择老师,我们做了好多工作,尽量为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发现她学习并不刻苦,但成绩挺不错,这样,我们对她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倾注的心血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也许是初中阶段的年龄特点,她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自认为长大成人,父母的话不一定全听了。这也许是年龄的代沟,我们长辈的思想与新一代学生的思想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一样,我们和她始终难以沟通。如她当时和班主任的关系未处理好,学习上产生了逆反心理,宁可荒废自己的学业,也不屈服于老师,于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为了改变她的思想观念,为了她能好好学习,我们当时采取了一种不理智的教育方法。严肃的面孔、严厉的语言,振振有词的大道理,好象这样父母的威信就高,孩子就会害怕,她就能改变,但事实却事与愿违。他不在乎你,不接触你,不与你交流思想,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2001年,她中考没考好,考前,学校老师普遍认为她考试成绩够一中线没问题,但客观事实是无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失败原本是坏事,但我们认为这也是我们难得的一次教育孩子的时机,一是震醒了我的孩子,也许是她人生一次难得的转折点。这次失败,也许她懂得了老师的蜡烛精神,懂得了家长的良苦用心,懂得了社会无情的竞争,懂得了她应该怎么做人,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二是震醒了我们做父母的。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对,方法太简单,思想太正统,把孩子当成了一种听话的没有思想的机器,这是肯定没有好效果的。

  初中,我们和女儿的关系好象是一种冷战关系,但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爱孩子,但这种爱只不过是一种不科学的爱。

  她上一中的两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她懂事了好多,一是她改变了初中的不良的学习行为,学习自觉了,学习效果好了,从不要我们操心,二是她非常尊重老师,背后经常夸奖她们的老师。三是听父母的话了,尊敬父母了。有次她与她的姐姐对话时说,“不管父母如何对待她,她都认”,她真的长大了,成熟了许多,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做父母的教育方法更应注意,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一是在生活方面多关心她,让她学习有个好的身体。二是在思想上多交流,充分体现父女、母女之情,让她感到学习虽然辛苦,但人生非常幸福。三是在教育方法方面,我们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摸索,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有实效。四是与孩子的相处关系上,应做到平等。就血缘关系讲,是父女、母女关系,要求孩子要尊敬我们,但在讨论,处理问题时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不能以家长身份来威胁孩子。

  现在,我们做的这些,也是为了爱孩子,可以说这种爱是走向成熟的一种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断变化的过程,怎样使自己的孩子将来出类拔萃,这是所有做父母的愿望,也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个教育的课题。

相关文章

  • 暂无内容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