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激励与批评的艺术

2016-01-30 11:34:10 责任编辑:政教处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激励与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学期总结

                                                          柯尊胜

    在班主任工作中激励与批评是我们通常采用的最多的方式,使用恰当有时可以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以下结合本人本学期的工作谈谈我的一点心得,望指正。

毫无疑问,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是每一个班主任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做,而且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努力做到最好的!学校本学期开展了一系列校庆活动是激励学生的很好的素材,结合班会课、和班报的等,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乐在其中,更成长在其中。

      一、学习校友的奋斗历程    利用晚读、班会或班报学习了学界、政界、商界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名人,如来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讲过学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金中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特聘教授陈康平博士,给我班学生讲彭清华的求学之路,讲为母校捐资办学、资助学弟学妹的商界成功人士,劲牌阳光助学金,学有所为助学金,攀宇助学金等的背后的故事更是让学生心潮澎湃;讲历届高考中的省、市状元,柯金花、张友谊、李霞、黄彩云、徐至研、柯曦等的学习精神和学习经验,更用贫寒但不平凡的学生的刻苦奋斗精神去激励学生,如:在我班第四期班报中介绍了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09届学生黄太福的文章和他在贫寒中不屈奋斗的经历,无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二、百年回眸母校精神激励成长每一天  介绍一中的发展历程,介绍校友们多年后对母校的回顾与感言,听校友们的学术报告,这其中饱含着一代代学子们的感念和奋斗,汇成一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会激励着每个现在在读的学生不断努力!

三、我为母校做什么   校友的捐赠也是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我告诉学生:十年、二十年后当你们同样回首你们的一中生活你在母校留校了什么?你为母校做些什么了呢?至少,你们可以做好你分内的事情,至少你可以做好校园教室的保洁,让你的母校洁净美丽,至少你可以回首你的青春岁月时,这里留下了你的美好,留下了你的奋斗!

四、在母校的大舞台中创造自己的辉煌篇章  告诉学生:取得如此成就的校友,曾经也很平凡,曾经也在这里读书奋斗,你的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告诉学生在我们这个教室出过那些名人,告诉学生同样是我们高二(6)班,往届的师兄师姐有怎样辉煌,我们也可以做到!在一次次激励中学生心潮澎湃,开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固然离不开表扬,但批评也不可或缺。切实有效的批评,往往可能收到与表扬异曲同工的效果。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的土壤里开出的灿烂花朵。

       一、先扬后抑,用称赞作为批评的开场白

    如果班主任在批评某一同学之前,能对其过去的成绩进行充分肯定,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疏导启发,这种长善救失、先扬后抑的方法,既体现了班主任对他的公正和尊重,也消除了师生间的对立情绪,为学生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如:我曾经对班上经常迟到的一位同学的批评这样批评:“刘津池同学学习十分刻苦,据家长反映,他每天回家后仍坚持攻克难题至深夜12点以后,早上自然难以准时起床,迟到次数也有所增加。我相信该同学今后一定能更好地处理好学习和纪律的关系。刘津池,你说是吗?”这种用赞美的方式开始的批评,犹如医生用医学专用剂一样,能够消除手术的痛苦而不影响手术效果。

    二、点到即止,不要没完没了

    据说,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产生这种结果,其原因是由于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从而使人心理极不耐烦,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种现象也常常出现在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过程中。例如:有些班主任在批评学生之后,过了一会儿,又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对方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的厌烦度倍增,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批评,也应该换个角度进行。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使批评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同向就座,不要对面而立

    许多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内容、证据等方面的调整,殊不知有效批评往往与座位方向也有相当的关系。心理学家将由座位方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作“坐向效应”。人与人同向而坐时,会有一种平和、亲近之感,这是由于此时人的视线斜向交错的视觉感受造成的。但是,如果人与人相对而坐,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压迫感、不自由感。即使不是有意凝视对方,由于彼此正面相对,也自然有一种直刺对方心理的攻击性。因此,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与学生处于同一侧,而不应处于其对面。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在被关心,感到温暖,感到班主任的批评是善意的而不是恶意的,从而易于接受。

    四、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朋友,而不是“监工”

    心理学家指出: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那么,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让对方把你当“自己人”,当成朋友。

    我们或许碰到过这样的事:某位后进生在某次体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当他正在美滋滋、乐悠悠时,班主任突然来了一句:“看你得意洋洋的相,体育得个第一名有什么好高兴的?学习不行还不是白搭?”这位教师的话犹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学生成功的喜悦、刚才那一股高兴劲儿顿时灰飞烟灭。这位班主任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把学生当作“自己人”看待,而是当作管制的对象。这样的敌对态度,只能扩大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自主逆反”,达不到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位班主任此时说“××同学真棒,谢谢你为班上争了光,班级功劳薄上会为你记上一笔,望你把这种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相信你的学习也会进步的”,就既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又能有效地融洽师生关系,可谓两全其美。

    五、用幽默作调味剂

    幽默往往能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教育。比如:在一次周会上,我针对学生中抽烟的现象,来了一个正话反说:“同学们,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抽烟能引起咳嗽,夜晚尤剧,咳嗽声能吓跑盗贼;二是长期抽烟,可以形成驼背,做衣服能节省面料。大家说是吗?”同学们忍俊不禁、一阵哄笑。在笑声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抽烟的害处,几个抽烟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这种幽默诙谐的批评,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更能为人接受。

    六、运用“近因效应”,提高教育效果

    美国某职业棒球队的一位名投手,由于某一个后进队员有了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气得当场把棒球手套狠狠地摔在地上。然而,在比赛之后,他还是上前拍拍那个后进球员的肩膀说:“不要难过,我知道你也尽了力,好好加油吧!”这是一句多么适时而得体的话!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段话的调子,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叫做“近因效应”。这对于教育工作颇有指导意义。例如:班主任因批评学生而闹成僵局,这时如何打破这种沉闷的僵局呢?“近因效应”明确告诉我们:恕责之后莫忘安慰。也就是说,在批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帖,照样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例如:“……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努力!”……用这种话作结束语,学生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要自己好的。相反,如果用“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一笔计算”、“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则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

总之,在教育中,正面的激励和反面的批评鞭策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得法,将会使你获益匪浅.

                                      201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 暂无内容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