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修辞手法型炼字题答题攻略

2013-03-27 08:50:41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修辞手法型炼字题答题攻略
凤凰娱乐官网_www.ph158.net   熊洪
炼字题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它考查我们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也涉及到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把握。纵观历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从修辞角度设计的炼字题频繁亮相。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通感等。下面,以拟人、通感、双关为例谈谈修辞手法型炼字题的答题技巧。
一、拟人类炼字题
1、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清】纳兰性德①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②!
注释:①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初著名词人。婚后三年,妻卢氏亡故,此诗作于其妻亡故后。② “谢桥”,代指谢娘所在之地。谢娘者,於唐宋诗词通常泛指所恋之美人。 
问:品味“瘦尽灯花又一宵”句中“瘦”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解答这类题时,第一步辨明修辞手法的类型至关重要。如果修辞手法类型判定出现失误,后面的解答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徒劳无用。这就要对各修辞手法的特点了若指掌,能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而判定拟人手法的依据,是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等。
该词中,“瘦”字用法特殊新奇,令人眼前一亮。原本形容人身形的“瘦”字,这里却用来形容没有生命的“灯花”,赋予“灯花”人的情态和意蕴,把物当作人来写。由此,可判定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描绘“瘦”字在诗句中具体展现的景象。最后,结合拟人手法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等特点概括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效果。
答案:“瘦”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灯花从亮到灭的过程,也暗含着作者因思念而心碎形瘦的情状。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亡妻而彻夜难眠、极度思念、极度沉痛的深挚情感。
二、通感类炼字题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
    问:“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明确感官知觉的种类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同时,要能结合语境领会各种感官知觉之间的契合点和相通之处,以及是否达到了感觉的转移。该曲中,“寒”字用语独特新颖。玉箫奏出的乐声,本属于听觉范畴,这里却用表触觉的“寒”字来形容,巧妙地把听觉和触觉沟通起来,并借助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触觉写听觉。由此,可判定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然后,描绘“寒”字在句中的具体展现的景象。最后,结合通感手法能突破思维定势、丰富审美情趣等特点概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效果。
答案:“寒”字十分传神,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而且还夹杂着凄清的箫声。这里,“寒”字透露出冷幽之感,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悲凉痛苦的心情,“寒”气直逼人的内心世界,入骨三分,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三、双关类炼字题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发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王。
问:第三联中的“冷”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体会该字是否有双重含义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用意,再判断该字是属于意义双关还是谐音双关;然后,描绘出它的表层意义(或者显性意义);最后,结合双关能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的特点,答出它的深层意义(或者隐性意义),以及在情感主旨表达方面的作用效果。
答案: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该处属于意义双关。一个字,表面上是写边塞战场上战云密布下自然风光的清幽寒冷,实际上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寒意冷寂以及对时局动荡和战事不断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型炼字题的解答步骤可归纳为“三步走”:第一步,辨明该字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辨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具体的景象;(描摹情态)第三步,结合文意概括该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效果。(概括效果)浓缩后就是,解答公式=辨明手法+描摹情态+概括效果。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问: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问:品味诗的第二句中“弄”字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问:品味诗的第二句中“镜”“雪”二字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①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①六丁:道教中的火神。
问: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 ①此词作于除夕前五日。吴松,在吴江县,已离家不远。 ②禁持:摆布。 ③亚:接近。
问:品味词的上片中“怯”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窥”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角度巧妙,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
2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飘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
3、“镜”“雪”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站在江边,看青苍色的江水浩渺无边,视野尽头,水天相接,那秋色也一样的浩瀚无际;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天空下正有一对白鸥在忽高忽低地上下翻飞,犹如飞扬的雪花,为空旷阒寂的秋江点缀了几分灵动的生机。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空阔苍茫、动静相宜的江上秋色图。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4字,运用了拟人手法。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照应题目中的。透露出诗人轻松、悠闲、喜悦的心情。
5、“怯”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故用一字。因为满河打头风浪把船儿猛烈摆布,而词人归家的画船也发愁渡过石塘西,故用一字。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阻碍的愁苦之情。
 
本文发表于《高中生学习》

上一篇:2012年黄石市优秀学科教师(教研员)评选结...  下一篇: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获大冶市第三届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称号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