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理解家庭消费的特点及规律

2013-03-27 08:47:50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课考点比较零散,应整合新旧教材内容,灵活复习:商品服务市场与市场交易原则应放入市场配置资源的理论体系之中,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判断和识记为主,重点把握家庭消费各考点的内在联系。
理解家庭消费的特点及规律
家庭消费在近几年高考中以选择题和图表类主观题形式出现,在复习时要遵循由“现象”(经济学概念)到“本质”(家庭消费的规律)、由“信息获取”(收入、物价等)到“知识调动”(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由“点”(家庭消费)及“面”(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的方法。
一、重要名词解释
1、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国际上通行的构成CPI指数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5%时为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为较严重通货膨胀。

 

2、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家庭或一国消费结构的反映。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二、家庭消费的特点(趋势或规律)
从消费水平上看,由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从消费结构上看,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发展与享受型资料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三、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1、从根本上讲,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2、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
(1)当前收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越快,消费增长也较快。
(2)预期收入。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预支(非透支)未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则会节制消费以备不时之需。
(3)社会收入差距。社会总体差距过大,整体消费水平则会降低,这是由不同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引起的。
3、商品因素
(1)物价水平(CPI)。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会减少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一般通过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即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
(2)相关商品如替代品与互补品的价格对消费的影响。
(3)商品性能、外观、包装、广告宣传等。
4、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呈反比;人口结构如老龄化将对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5、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
(1)消费者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2)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与升级,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产业的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上一篇:回归哲学本质 提升解题能力 增强哲学素养  下一篇:湖北省优秀学科教师周祖发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