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课内比教学”听课随想

2013-03-27 08:50:41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课内比教学”听课随想
 
自从“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来,作为语文学科组长,我陪同学校教务处领导听了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很多语文老师的课,收获良多,感受颇深。应该说,广大老师还是非常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也暴露了不少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新课程改革早已走进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语文教学观开展语文教学,同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首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而我们有些老师的课在形式上有点新课程理念的影子,但只是表面上的,实质的东西不多。课堂上师生关系不民主和谐,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发挥欠缺,课堂较沉闷,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现象突出。个别老师仍然用灌输法,对新课程教材编排没把握,还是沿用老一套教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效率自然低下。还有的老师眼光只局限在教科书,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几乎没有。还有许多老师对新课程教材解读不到位,教什么不明确,教学中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再“用昨天的观念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适应明天的生活”。老师要变道德的传播者为道德发展的向导;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促进者;变问题的解决者为问题的解决顾问;变教学中的演员为教学中的导演;变教书匠为研究者。我们的教学再也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除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要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彰显语文学科特点?
什么是“语文味”?我认为要正确界定“语文味”必须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即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讲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味”要体现语文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情趣、意味等),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味”在具体操作时,应当牢牢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采取咏诵、研读,体味,揣摩等紧扣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我们当前不少语文课却偏离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要么偏于工具性,注重单纯的语言知识讲解与学练;要么偏于人文性,内容无所不包,形式五花八门,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模糊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更有甚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搞得语文课“不伦不类”,语文教师背“不务正业”之嫌。诸如:(1)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真正的“语文味”应该是在言语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流连于课文内容的奇山异水、万紫千红之中,被言语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浸润着,如似有若无的和风和天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氤氲、荡漾。
这种“味”儿,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如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三、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的,问题是控制学生“学思结合,行知统一”有效性措施之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烈的探究意识和竞争意识等,是语文高效课堂必备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提问不能找准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不能做到纲举目张;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提问
嗦繁杂、晦涩不清;课堂提问随机应变不够,不能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纠偏……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语文课堂设计问题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熊洪老师在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再现孔子当时与几位学生聊天的情景,然后抛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到极佳状态,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创新求异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中,充分认识了一个“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兼容并蓄,鼓励个性”的教育家形象。
孔祥跃老师在上《游褒禅山记》一文时,紧扣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作者描写游前后洞的文字,体会他们当时游洞的心情,然后扣住作者之“得”生发开去。这样将一个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用难易适中的话题营造了宽松、民主的对话氛围,并且合理调控,使对话始终围绕话题展开,课堂对话显得有序而高效。
这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探究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又反映了中学语文的特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让语文课具有浓厚的语文味。这应当是我们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由之路,这应当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
四、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
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课堂教学缺乏师生对话,生生交流,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
比如多媒体技术容易造成学生想象能力的缺乏。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预设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只能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好比一颗果树还没有开花却已经结了果,这怎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出来呢?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能少,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能缺,努力激发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创造的动机,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需要探索的东西太多。教学方式需要探索,教学内容需要思考,教学要达到的程度,要收到的效果更需要深入研究……困难有,是事实,只能抗,不能绕。为此,我认为,用心研究,精心备课,备出内涵,备出梯度,备出能力,而分数是不在这之列的。因为分数是前面这些准备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而非万事围绕的第一目标。否则,教学就会流于单一化,程序化,兴趣会被单纯追求分数的功利心所吞噬,长此以往,师生都会进入疲劳期而不能自拔。学习就不再是那汩汩的有源头的活水,也难求其如许之清澈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人在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零碎杂乱感受和思考,一孔之见,一家之言,姑妄言之。也许有老师会说这些过于理想,说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很困难。但只要看到课堂上我们神采飞扬声嘶力竭而学生呼呼大睡的情景,听到某些甚嚣尘上的弱化甚至抹杀我们语文老师辛勤劳动的言论,我们语文老师能无动于衷吗?
教无定法,贵在探索!
 
 本文获黄石市“课内比教学”征文评比活动一等奖
 
(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 彭水浪供稿)
 

上一篇: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获大冶市第三届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称号  下一篇:荔枝情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