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旻之竹

2013-03-27 09:00:06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旻之竹      
                             吕晴晴
剑断月远,榷渺寒天,灯影幢幢过孤帆。斑竹点点愫泪洒,南柯一梦影灯残。
心随涧落,百尺修挺,娥英断珠青史传。苍旻卷叶熹晨舞,徒留孤影在相思?                                                ——题记
南巡苍梧,泪洒湘江,丹青之上,徒留一片永不褪色的湘潇之竹。这便是千古柔肠女子缔造的一段绝世神奇,这便是古人的历史任岁月淌过痕迹,这便是曦轩朗朗下暂留翠竹的潇容淡影。而历代骚人墨客笔致遒劲中,又透露出多少不舍与羁怨?是为那翠竹平添了几点泪痕而悲伤,抑或是,为汩罗江底也有一位湘潇之神的热泪而哭泣呢?
盘古开,女娲造,伏羲传。于是乎,万物衍而生,最初竹子的模样,自然是俾众周知。竹若剑般高挺,不论何处都露散着英气,不是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那种无法言喻。想要碰触,却觉与之相比,亦有燕雀比于鸿鹄,不正之心只要看到它,便不可向迩;而美人香草只是与其志趣相投,共商榷心中之乐事罢了。可见,这竹还是断人之尤物啊!
凭枝添几片新叶,熟视之,便可以看到它的叶脉经络。不似枫叶的脉络交错,也不比枯藤的沧桑无力。不管多久,它的纹络总是自叶柄到叶梢,而叶子的方向依旧向着大地。达芬奇曾简约地提过:空心的稗子总是高昂着头,指向天,而成熟的稻穗总是谦虚地向着大地母亲。或许竹便是这般吧!
竹是如此,人呢?不禁掩眸长叹……
许多人因为不郎不秀而遭人唾骂,而另一种人却始终不落窠臼,秉着一颗正直高洁的心,亭亭净植于陂塘污庳处,坦坦淡淡翔于人寰间,菶菶逍游于巴山蜀水内。而不郎不秀之人呢?终日只知吴牛喘月,遇小事肆意浮夸,更有甚者陷入一场悖入悖出的循环战术里。想想又何必呢?只是过眼云烟罢了……
海棠花伊始的季节,它便绿得更加清灵了。佛曰:身似菩堤树,心如明静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高风亮节的竹,幽幽然似是一位逋客,不愿与外界相依,却用他的一切感染着尘世人。陶渊明的至爱之事或许是“戴月荷锄归”与菊吧,而竹呢?他只愿与松梅相伴,却罹秋风,凌瀌瀌霜雪,等待苏醒的另一个晚秋。
香山的叶子红遍后,岚山的红叶怕是也红尽了罢。倘使要给竹子在四季中任选一种色彩,我希冀的它,是绿色。
但假若要给竹子配上一种性格,然而我却赋予它秋天的步调。
竹,本是历代文人骚客的寄情之尤物,却因娥英之泪,有了一个更美的别名:湘妃竹。或许是人们习惯了它的不雍容华贵,或许是人们随意了它的不折不挠,或是人们淡忘了它的柔挠嫚嫚。却全然不知,这潇湘竹笼罩的是一种悲怆呀!那是千古爱情的绝唱,那泪不比王羲之的入木三分更胜一筹么?西湖断桥淋滂雨,千年等一回此情何不坚?神女峰上与王梦,千年展一回,望穿秋水,此情何不贞?天崩地裂震中情,百年难一遇,相濡以沫,此情何不壮?
那竹中的潇湘之泪还是否为秋天的色调呢?其答案,终究为肯定。这绝世之殇是否也赋予我们这个时代特殊的含义?我想我已知晓了。
或许竹之奡奡劲骨正在向我们昭示它冰山雪莲般的坚忍,它要告诉我们,路再黑,总有启明星在点灯,伴我们一路前行。莫葸苦,其碧落依旧云蒸霞蔚!或许竹之蔽芾之叶正告诉我们:纵使我们微乎其微,殊不知乘以13亿便是扬鞭驰骋的俊骜,而阴霾终将慢慢隐去,留我们细心推揣。
苍旻中的那位使者,那个被时代赋予了属于它的色调的竹,它不再是单单潇妃的泪珠点点,它已是坚贞爱情的象征,苦难之中的中介。也许你不曾体会它的一切,但从此刻开始,了解它的一切。既然潇妃竹已经载入青史,何不把它的真谛映在今朝?其实有一种竹子叫:旻之竹。
正是:湘妃不孤,旻竹作陪。若诉衷肠,竹之坦荡,至于萧艾,暂附侧旁。青史未湮,若竹,荡傲乾坤。
点评本文获得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高中组特等奖。从百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吕晴晴靠的是深厚的文学底蘊。
竹,历来备受骚人墨客所青睐,苏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肉”可见一斑。本文以“湘妃竹”的典故自填一首婉约词来起兴,挖掘竹的禀性,联系大地震中国人的巨痛,纵横古今,既有悠远的古韵,又展现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私下里,我曾问过吕晴晴,如此多古雅的词句是怎么掌握的,她笑着说:从阅读中得来的,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在阅读中沉淀自己,才会文思泉涌,下笔如神。
                                        (指导教师:邹正明)
 

上一篇:高三年级作文竞赛获奖名单  下一篇:我的清凉隧道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