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2013-03-27 09:49:29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湖北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实施,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核心,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着眼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落实地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形成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中。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一个整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不再全面学习区域地理。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而选修课程除了个别模块外,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其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全面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一)必修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地理1”、“地理2”、“地理3”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现代地理学的基础性、素养性和时代性。
1.地理1
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四部分,是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和地理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模块的学习要特别考虑三个方面,一要从公民的素质教育出发,而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本模块知识内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学科,因此要重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地理基本观念的形成,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二要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本模块选取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学习有理论价值,是理论基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三可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课程内容,本模块内容设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即从同类中选取隐含着本质性因素、基础性因素的内容作为案例,让学生透过案例窥一斑而见全豹,举一反三。
2.地理2
本模块侧重人文地理,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了4个主题:人口、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文地理理论基础——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些主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但从教学角度看,4个主题之间并无严格的顺序关系,可作为并列处理。
人文地理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的,所以,高中的人文地理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区域地理方法为基础。由于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联系,教师要重视开发这部分课程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人在地理环境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
3.地理3
本模块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1”、“地理2”,基本了解了地理环境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用有关的地理原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从“地理1”、“地理2”到“地理3”,是一个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地理3”以区域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这也就为学生学习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打下了基础。
“地理3”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成,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是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与应用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选修课程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内容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应用价值。并且有些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以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为依据,以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同是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四、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制定我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方案。
湖北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方案

必修
模块
选修模块
选修Ⅰ
选修Ⅱ
选修ⅠA
选修ⅠB
选修ⅠC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选修3 旅游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1 宇宙与地球、选修2 海洋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自选模块,供学生选用

(一)必修课设置说明
1. “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是学校必须开设、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计6个学分。
2.必修课程每个模块36课时,总课时数不得少于108课时。学校在保证总课时数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课时安排。
“地理1”以自然地理的内容为主,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着重突出主要的自然地理过程,是地理学科基础必备知识; “地理2”侧重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过程的探讨;“地理3”涉及较多的区域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保证总授课时数基础上,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调整课时安排,如地理1”为地理学科基础必备知识,为确保学生对基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课时安排上应适量增加。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只在七、八年级开设了地理课,各地地理教学的差距较大,所以高、初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较为突出。为较好地解决初中地理以事实为主与高中地理以地理原理为主的学习矛盾,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地理3”开设之前或同时,开发、开设选修Ⅱ “区域地理课程”,以保障“地理3”教学的顺利进行,“区域地理课程”所需课时可在选修Ⅱ的总课时数中解决。
3.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之间具有递进关系,三个模块的课程应依次开设,即必须先学“地理1”,再学“地理2”,后学“地理3”,在开课条件充许的前提下,尽量在高一年级全部完成。
(二)选修课设置说明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选修模块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选修Ⅰ是国家课程,包括“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是学校开设、学生选择修习的模块。
选修Ⅰ各模块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不需按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36课时。选修ⅠB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择修习内容;选修ⅠC模块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选修。
选修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的若干自选模块,供学生选用。选修Ⅱ课程以学校为基地开发,各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2.目前我省大多数学校开设“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师资、设备等条件尚不具备,但这一模块是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各市、州应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导,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尝试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内容的教学,为尽早开设该模块的课程积累经验。
3.选修模块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必修课程结束、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后开设。考虑到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地理的选修模块必须在高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学段全部结束。
(三)学校地理课程开设方案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建议高中地理课程模块开设采取按学期与学段结合安排课程的开课模式。按学期安排的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模块,每周不少于2课时。按学段安排的课程开设,一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每周不少于4课时,一学期完成二个模块。 按学期安排和按学段安排可以交替进行。各学校在制定学校课程开设方案时,对模块教学的顺序及其课时安排可作适当调整,同时要积极开发地理选修Ⅱ课程,最终形成学校地理课程开设方案和周密的授课计划。
各学校应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开设地理课程,下列三种方案可供参考。
方案一:

项目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选 修
高二学年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高三总复习

方案二:

项目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高二学年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高三总复习

方案三:

项目
上学期
下学期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高一学年
必修Ⅰ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Ⅱ
高二学年
必修Ⅲ
选 修
必修Ⅲ
选 修
选 修
选 修
高三学年
高三总复习

五、教学建议
(一)认真学习和感悟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课程理念是课程实施的行动指南。课程理念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追求,集中反映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居于课程的核心地位。理解与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把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每位地理教师的信念和具体行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随着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要求每一位地理教师从根本上转变高中地理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与评价观。
本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教育实施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因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地理教师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在首位,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创设民主平等、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进而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枢纽。因此,各级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必须加大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学习与研究的力度,尽可能缩小理想课程(课程标准)与文本课程(教材)、文本课程(教材)与实施课程(教学)之间的落差。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规定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标准”“活动建议”和“说明”等内容。
“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陈述方式呈现,其内容选择紧扣当今世界及我国的重大问题、常见问题以及关乎国民利益和民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紧扣地理科学发展的前沿,紧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保留地理学科经典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引入了现代地理学的最新知识、观点、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
“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属于弹性要求。“活动建议”中有大量的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法指导和情感渗透,其目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使知识与知识获得的背景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提供机会,并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序、和谐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和学校的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借鉴“活动建议”,拓宽教学设计思路,有效组织课内外地理活动。
“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课程标准是制订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但不能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等同于教学目标。要充分参考课程标准解读、教科书和教师用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
依据课程标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获得,发展地理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要侧重于对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观念的培养。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要以课题研究的态度来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如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与原地理教学大纲所引发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开展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中行为目标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研究每条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具体的“内容标准”。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课程标准和教材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是原则性的课程标准、多版本的教材,它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需要教师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目前供我省高中学校地理新课程试用的实验教材共两套,分别是人教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和中图版(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及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
各市、州在巩固省级教材培训的基础上,应成立中心备课组,对各版本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大胆吸收其他教材的创意。学校教研组必须组织地理教师对所选用的教材分章节进行分析,理清教材在课程标准落实、教学内容选择、框架体系结构、呈现方式选择、教学方法提示等方面的编写思路;要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挖掘教材重点、把握教材难点、感受教材亮点。例如:高中地理新课程极其重视案例教学。针对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极其重要,样本取样有无代表性、真实性,体现的规律原理是否具普遍性、时代性,地理现象与原理规律之间是否具有逻辑性、表征性,案例本身是否具有挑战性、趣味性。也就是说案例是否具备探究价值应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课本上的案例并非是唯一的,其所表述的地理事实本身也并不需要学生原原本本地识记。为此,教师可以比较各版本教材案例或身边乡土典型事例或时事热点事件,选择确定最适合学生探究的课堂教学案例或与案例紧密联系的系列材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重组、生成教学内容。
“教师即课程开发者”。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对利用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变把地理教材作为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的观念,真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树立科学的地理课程资源观,把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纳入地理课程实施计划。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不断丰富地理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并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四)高度重视探究地理问题,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动力、以主动探究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力求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重视探究地理问题,处理好结论与过程、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预设并优化教学活动。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也就是重学会、轻会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进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扭转。
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认真领会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精神实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激发学生探究知识与积极学习热情、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地理学习思维与方法养成的地理问题。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即要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来获取知识,进而培养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是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学校和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五)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课程的基本要素。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要改变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与实施策略,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地理素养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教的出发点。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式学习也是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多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重视探究式学习。
六、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教学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过程与发展,实现课程评价重点和功能的转变,促进新课程教学顺利实施。
(一)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成长。通过评价促进地理教师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地理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地理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地理教师以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反馈,查漏补缺,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重视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及氛围、教师智慧及调控、学生参与程度、教学效果等基本要素,采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开展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时,既要关注教师的教,又要关注学生的学,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双重目标。
(二)学生学习评价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作用,依据“全面、多元、发展”的评价理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教师应根据不同评价内容发挥不同评价者的作用,将教师、家长和社区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倡导评价主体间的沟通,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也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地理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地理科学方法掌握与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等。
地理课程的学习评价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途径,建立开放、灵活的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反馈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以此为依据修改、完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性评价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的形式很多, 一般有地理课堂表现评价、单元检测评价、地理实践活动评价、地理学习档案等。从操作层面上看,建议教师将学生地理课内、课外评价结果与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综合在一起,以等级制记录档案,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者结合,共同构成过程性评价的成绩。
(1)    地理课堂表现评价
地理课堂表现评价是地理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可以从学习态度(如自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习惯(主动发言、完成作业等)、方法策略(方法选择、探究与思考)和学习成果(如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地理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评价的另一目的是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控教学状态,改进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单元检测评价
单元检测是地理教师组织的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学习完成后进行的学习成绩检测,它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普遍地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单元检测要紧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重点突出,全面考查。检测后,教师要对试卷及时批阅和点评,使学生尽快了解得失的原因。对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实行针对性的补偿矫正,弥补学生学习中的缺陷。
(3)地理实践活动评价
对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从参与活动的热情、制订方案的可行性、团队合作的意识、提出与发现问题的质量、收集材料的详实程度、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习与探究的方法、研究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4)地理学习档案
地理学习档案是地理教师有意识地收集学生地理学习学业成绩、地理作品以及其他有关地理学习的相关资料,以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进步和成就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在建立学生地理学习档案时,应及时收集、记录学生个人、教师、家长和同学做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有关材料。其目的在于判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监控和促进学生的成长。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已制订好的地理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整体效益作全面鉴定所进行的测评。它主要着眼于对整个地理教育教学阶段(如期末或段末)的成果进行全面的评定。与过程性评价相比,它涵盖的范围较广,其测评的重点是具有广泛迁移效果和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属于综合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是针对模块学习进行评价,包括模块修习过程表现、模块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等方面。
(1)模块修习过程表现
模块修习过程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平时成绩等。学习态度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心态,如是否爱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等。学习状态表现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状况,如预习、听讲、答问、讨论、思考、探究、实验操作等。平时成绩包括平时测验、随机提问的答对率、课堂测试等。模块修习过程表现评价结果要采用等第制呈现,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修习过程表现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模块学分。因模块修习过程表现不合格而未获得学分的学生,该模块必须重修。
(2)模块考试
地理必修模块和选修I的模块考试,在模块修习结束后进行。由平时质量检测和模块终结性质量检测考试两部分组成,采用书面笔试进行。平时质量检测由学校自行组织,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模块终结性质量检测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模块终结性质量检测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模块学分。因模块考试成绩不合格而未获得学分的学生,可申请补考或重修、改修。
选修II的模块考核,可以采用提交探究报告、撰写小论文、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及书面笔试等多种形式,由任课老师提出方案,报学校批准。
3.学分认定
学分管理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每个模块2个学分。一般是在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校来认定,其目的是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
模块修习时数达到规定学时、模块修习过程表现合格、模块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应模块学分。
(1)学分认定方式
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采用学习过程评价和模块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习过程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2)分认定指标
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指标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学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质疑、理解能力等)实践活动(包括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收集资料、分析能力、作业质量等)的表现、模块考试成绩。
(3)学分认定方法
①以学科模块为单位,并按模块规定的学分值进行认定。即学生修完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所规定模块,其考勤和平时考查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总评合格,即可获得相应模块的学分。
学生修完地理选修II的规定内容,考勤和平时考查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总评合格,每18个课时可获得1个学分。
②地理模块总评成绩不合格或学生本人不满意,必修模块可申请补考或重修,选修I、II模块可申请补考、重修或另选,通过考核合格或学生认为满意后,可认定学分。
(4)学分认定的程序
①模块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综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模块考试成绩,并转换成等级,提交年级学科组长审核。
②学科组将学生学分登记表送教务处复审,教务处将复审意见送学分认定委员会确认。
③学分认定委员会确认后,在学校网站进行公示,并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记入学生学籍表并存档。
④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由教务处书面通知学生,学生接到通知2天内提出复议、补考或重修申请。
⑤补考合格的,按上述程序认定学分。
4.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之一,考生所有考试科目成绩达到要求方可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同时,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其考试结果将体现在各类相应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中。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高中地理学科建设
1.各地各级教研室(教科院所)要配备专职地理教研员,加强地理学科的教学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应成立高中地理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实验的研讨和指导工作。
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课程设置,为学校配备足够的地理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3.开展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活动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课、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学校应单独建立地理教研组,组织教师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搞好高中地理课程培训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做好高中地理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培训,边上岗”的原则,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各学校应大力支持地理教师参加省、市、县(区)级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应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前提。为形成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机制,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坚持参与性、主动性、发展性原则,开展灵活多样的研修活动。校本培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教师应作为培训的主体,走进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学习与发展互动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与地理新课程共同成长。
(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高中地理新课程蕴涵着教学即研究的教学理念。要将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聚焦在课堂教学上。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地理教学研究制度,大力倡导地理教师“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研究,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应以教师日常教学研究为重点工作,以备课、听课、评课为主要方式,以主题教研为带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久性,进一步加强地理教学活动设计、地理课程资源利用、学习方法指导、教学策略选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地理校本课程生成等方面的研究。
(四)建立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制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在进行选课指导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设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特点,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和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学生的个性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发展意向等;(2)学生的学习背景,如学业成绩、知识结构、成长记录等;(3)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如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及人生规划等;(4)社会背景,如招生、就业、人才需求等;(5)学校实际,如学校师资的状态与水平、设备、场地、地域特点等。
(五)建设校际共享的地理课程资源保障体系
1.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有文本资源和物质资源。文本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学生学习参考资料等。物质资源包括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其中,必备的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仪、投影图片、天文望远镜、GPS接收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各种有关的政区图、自然地理图、经济地理图、专题要素图、景观图等。在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完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空间定位系统接收机、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备等),加强地理教学设施的建设,配置地理专用教室,逐步创建地理实习基地。
应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除添置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以外,还应自制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开发各种地理教学软件,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
要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程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如开展天文、气象、地质地貌等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和观察活动;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等等。这是地理课程应有的特色,也是优势,更是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有关部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媒体,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等。教师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并邀请有关人士来校演讲和座谈。要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努力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3.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地理教学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学习地理的经验。地理课程资源既可以由学校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教研部门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地理课程资源网络。
    八、研究专题
(一) 课程管理研究
1.学校地理学科课程设置方案的研究
2.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的研究
3.校本教研制度的研究
(二) 课程标准研究
1.教材与课程标准差异的研究
2.课程标准与评价关系的研究
3.课程标准与教学相关的研究
(三) 教学设计研究
1.不同版本的差异性研究
2.高中新教材分析研究
3.教法研究
4.学法指导研究
5.有效教学研究
6.现代信息技术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 教学评价研究
1.学分认定研究
2.过程与方法评价研究
3.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五) 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1.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2.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开发
 

上一篇: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  下一篇: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