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专家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百姓生活影响

2013-03-27 08:52:03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人民网教育频道]: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将在12点30分,邀请教育部语信司王翠叶处长和北师大专家做客人民网,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敬请关注!  [10:29]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上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透露《通用规范汉字表》征集意见稿将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这个规范汉字表前后研制了8年。是继1956年《国务院凤凰娱乐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发布、1964年《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公布之后中国社会语文生活中的又一大事。在新闻发布会刚刚结束之后,我们邀请到了教育部语信司王翠叶处长,还有参与研制征集意见稿的两位教授王立军教授和陈双新教授来到我们的访谈室,给我们谈谈《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百姓生活有什么影响,首先请三位嘉宾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13:01]

[王翠叶]:大家好!  [13:02]

[王立军]:大家好!  [13:02]

[陈双新]:大家好,我是河北大学的陈双新!  [13:02]

[主持人]:王处长您给我们讲一讲《通用规范汉字表》背景和意义?  [13:03]

[王翠叶]:国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背景和意义主要基于两点,第一点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新世纪语言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用字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字观念和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使我们的用字范围比以前扩大,而且还有一个实现标准化的要求。标准化的要求在各个领域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泛使用计算机,出现许多新媒体,这都需要文字实现数字化。  [13:03]

[王翠叶]:现在计算机字库的缺字现象非常严重,大家经常遇到汉字打出不来。特别是一些人名、地名、姓氏用字出不来。很多群众给我们打电话说名字出不来,工资在别人的户头上,要到别人的家里去取工资,自己取不出来,很是麻烦。  [13:04]

[王翠叶]:就是说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储存和交换,生僻字在字库里找不到,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是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对汉字标准化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各个领域的汉字应用需要制定一个汉字规范。  [13:04]

[王翠叶]:另一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个法律的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到底哪些是规范汉字呢?我们如何使用呢?我们过去已有的规范标准,是分散的几个字表,比如说《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字表,这些字表到底哪个是呢?大家有很多的疑问,要落实贯彻这个法,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范本。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汉字都整理出来,但有必要根据应用需要确定一个通用范围的规范汉字表。  [13:04]

[王翠叶]:现在迫切需要把这些字表整合在一起,加以完善,以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能够方便人们的语言生活。基于这两点,国家启动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制定工作, 2001年4月份开始启动。  [13:06]

[主持人]:到今天整是8年还有余。  [13:06]

[王翠叶]:对。9年肯定是不到,但是8年是有余的。  [13:06]

[主持人]:咱们这个表因为今天上午新闻发布会也强调过,说有3000多名专家参与讨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人名、地名怎么收集,您谈谈这个工作的过程吧。  [13:07]

[王翠叶]:确实,这个字表是涉及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大的标准,研制过程当中要研究解决很多的问题,这是个系统工程。学术性强,政策性强,要处理好科学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比如说按照科学要这么做,但是按照社会应用性要那么做,需要调和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13:07]

[王翠叶]:这个项目启动以后,教育部、国家语委非常重视。首先是列为国家语委的十五重大项目。两度列为教育部的年度要点,不列为要点的时候,我们也是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的。  [13:07]

[王翠叶]:先后成立了很多机构,有研制课题组、领导小组,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几套班子。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工作:(1)学术准备阶段。我们召开了很多的会议,总结和梳理过去对汉字的研究成果。(2)字表起草阶段。起草以后要反复的征求意见,主要是征求了学术领域的意见,还有用字领域的意见,经过反复的修改完善。(3)广泛征求意见阶段。这个阶段从2006年开始进入了不停歇的征求意见阶段,多次征求教育、科技、民政、公安、测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个方面的意见,还有博物馆、图书馆等方面,相关部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先向他们征集用字材料,后来是反复征求意见,还向国家语委委员单位书面征求意见,非常的正规,各单位都是经过分管部长批准反馈意见的。  [13:07]

[主持人]:然后是向公众征求意见?  [13:08]

[王翠叶]:对。以前算是小范围的征求意见。  [13:08]

[王翠叶]:主要是向学界专家和领域征求意见,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人数还是比较少的。第三阶段基本上是征求意见,三个阶段之后就形成了现在这个重大规范。这期间相关的单位、相关的学术团体、相关的专家学者,包括海内外的专家,参与的人非常多,而且有很多都是非常知名的专家学者,我们在座的两位就是教授、博导,都是研制人。他们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感谢!  [13:09]

[主持人]:今天上午听说是8300字,增加1300字,为什么增加这1300字?这1300字都涉及到哪些领域呢?请两位专家给我们解读一下。  [13:09]

[王立军]: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相对原来的通用字表,从表面上来看是增加了1300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如果从字面上来讲应该是增加了1335个字,因为原来通用表里有35个字,这次的字表里没有收。在这个基础上又多出来1300,这样的话总量是1335个字。  [13:09]

[主持人]: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字呢?  [13:16]

[王立军]:这个字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现在语言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的通用字表是7000字,是按照当时语言文字使用的现实收集上来的,而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了。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用字量要比原来增加的多得多,因为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广度等等。人们对用字的要求有所提高,用字量也有所提高。所以还局限于原来的7000字就没有办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说增加这些字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和应用。  [13:17]

[主持人]:您有没有印象就是有些字不增添不行,不增添就影响使用?  [13:17]

[王立军]:我们主要是从这样几个领域考虑:(1)姓氏人名。(2)地名。(3)科技术语。(4)中小学的文言文用字。从这四个方面来讲,为什么说不增加不行?就是说首先这个姓氏人名用字,它是对咱们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姓氏是传承过来的,不是说谁随便造一个姓就造一个。这个就代表着一个血缘关系,这个是不能割断的。所以说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一个使用的方便,原来在字库里面没有这个字,现在我们就需要给它补充进去。补充不进去将来就成了一个“黑户”,身份证没有办法办、银行卡没有办法办、没有办法坐飞机,就是影响他正常的生活。所以说这方面的用字如果不增加的话,确实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13:17]

[主持人]:向我们公民的姓氏问题,我也查了资料。我国公民的姓氏用字是7600字,有2000多个姓大概只有一个人使用。咱们这次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加了姓氏的部分,您认为这个情况多不多呢?  [13:18]

[王立军]:这个非常的重要,因为关系到这些人的日常生活、血缘传承关系。所以说研究字表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只要有来历的姓氏都可以体现出来。这次征集意见我们就欢迎广大网民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把应该收录进来的姓氏收录进来。  [13:18]

[王立军]:还有作为异体字废除的字其实是姓氏,比如说仝姓,就是全字少一横的这个字,这样的话姓仝的人就使用了不规范的字。这些是很不合理的,这次我们就想对这些姓氏用字尽可能的收录进来。包括小溪的溪,这个有一个异体字,就是去掉三点水,左边加一个谷字“谿”,这个也是一个姓氏,原来我们是把它作为小溪的溪的异体字,但是这次我们把它作为姓氏字。  [13:18]

[主持人]:咱们征集意见稿里面就标着仅用做姓氏人名。  [13:18]

[王立军]:对。我们既尊重原来的通用字表,但是现在为了照顾自己的姓氏用字,我们就把它恢复过来,但是也不是全恢复。  [13:19]

[主持人]:既要尊重用字的规范性,也要尊重人家的姓的自由。  [13:19]

[王立军]:对,要给老百姓提供方便。  [13:19]

[主持人]:这个姓氏肯定牵扯到人名,我手里面有这些字,这些字都是曾经在人名里面堃”、“玥”、“璆”、“珺”、“喆”、“燚”、“烺”、“垚”、“樑”、“栟”、“禔”、“翀”、“懋”、“

相关文章

  • 暂无内容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