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课标理念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预设与构建

2013-03-27 09:49:29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课标理念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预设与构建

                                 高二数学组 计三田  2011-4-11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成问答式教学。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经常有把“问答”当做“对话”。

 2,把自主变成自流,不尽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作业还给学生。这一切都还给了学生,那我们教师干什么?有些部分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透、责任心不强的教师私下说:“新课程改革太好了,我们真正解放了。”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既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

3,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与学生思维活动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4,新瓶子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仍不能从旧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被旧的课程体系严格束缚住,教师根据大纲教,学生根据大纲学,考试根据大纲考,教与学被统得很死。

5,分组讨论无实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

6,探究的泛化。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

7,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死的,用教材是活的。然而,我们少数教师却走向了做课件不读书,教教材不研究的浮躁工作状态。

二、数学教育观的当代转向:数学素养观

 “数学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的转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1、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基本的数学素养内容,它是形成和发展成其他素养的前提。数学知识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原理和数学法则;经验性知识,它是在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验性结论或基本知识排列组合的结果;策略性知识,它是凤凰娱乐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技巧和思维模式等。

2、数学能力

当前,国内数学教育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数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涵盖数学学科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涵盖以认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般数学能力即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运用能力、交流能力等。

3、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内化的结果,是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思想,基本的数学思想表现为以下几种:数学的变换化归思想;数学的对应与集合思想;数学的结构模式思想;数学的抽象概括思想;数学的辅助元与参数思想等。
  4、数学的人文精神

    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
1、重视教材改革
2、突出基本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

 3、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三、数学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老话题,它可以理解为备课,但它比我们传统的备课内涵更丰富。公认的教学设计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主要解决(1)教学内容(教什么?);(2)教学对象(教给谁?);(3)教学方法、流程(如何教?)(4)教学结果及评价(教得怎么样?),其中教学理论依据(为什么这样教?)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设计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并且比传统的备课有更多、更广的要求。由于教学设计能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握程度,促进教师的全方位的业务提高,近几年逐步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我们的课堂教学大致是这样设计的:

1、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读新课本,
    2
、培养小组协作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主动性

3、由学生作章节小结,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4、多留些时间让学生多思考。

5、利用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浅谈

相关文章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