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我要留言

健康一中系列2014年第二期肺结核病防治专栏(word)

2014-04-23 15:48:37 责任编辑:政教处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15岁到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段。凤凰娱乐官方注册平台共有师生5000余人,认真做好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是维系自身安全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结核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该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主要集中在15-35岁人群;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            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胃结核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           似溃疡病,病人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           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及震水音。

    肝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还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           腹泻。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若要诊断肝结核需排除其他发热原因。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与肠外结核并存,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因此,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应警惕肠结核存在的可能性

 

结核病的危害

肺结核病俗名痨病,病名在中国历代沿用很多,宋代以前,反映结核病的传染性的名称有尸疰、劳疰、虫疰、毒疰、鬼疰、传尸等。根据症状特点名称有肺瘘疾、劳嗽、急痨等。从宋代开始用痨瘵(痨病)作为统称,代替了其他名称,从晚清至今,中医称肺结核为肺痨。西医传入我国后,一般称之为肺结核。

   在古代,肺结核病是“不治之症”,《药》中的华小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都是因为患有肺结核病就小小年纪死于非命。曾几何古人“谈痨色变”。

    肺结核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除此之外,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肺结核疫情若不加以控制,还将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大部分肺结核患者是青壮年,处于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段,据估计仅此就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直接损失90亿元以上。

   耐多药肺结核对个人和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则更大。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仅抗结核药品费用就高达3-4万元,是普通结核病费用的100倍,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本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在1982年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 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倡议将3月24日 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总之,认识结核病,了解它的症状,认清它的危害,是我们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必经之路。

相关文章

  • 暂无内容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